降雪量25毫米是什么概念 降雪量25毫米是什么意思
导语:众所周知,降雪等级标准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规划区分的标准。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聊一聊,降雪量2.5毫米是什么概念?降雪量2.5毫米是啥意思?下面小编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希望有机会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降雪量2.5毫米是中雪。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12小时的降水量,各等基降雪量的标准: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雪量但小于0.1毫米;小雪:不小于0.1毫米,小于0.25毫米;中雪:不小于0.25毫米,小于3.0毫米;大雪:不小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暴雪:降雪量不小于5.0毫米。
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依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段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24小时的降雪量,中雪是指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5-4.9毫米。
2、充分的水汽。3、0℃(冰点)以下。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气温一样能降雪。
能降雪的地方:气候区属中纬度至高纬度(即大约于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地方就会有降雪的机会,如果于低纬度地方中有些地势高于海拔2000米的高山或高原也有同样的机会。
海洋气流也能间接影响该区下雪的机会率,如果在高纬度地区一带有较多暖流支配,会减低该区下雪的机会(例如日本本州至九州一带)。
雪灾是因降雪导致大范围积雪、暴风雪、雪崩,极度影响人畜生存与健康,或对交通、电力、通信系统等造成损害的自然灾害。作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雪灾年年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生活秩序。根据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雪灾类型普遍被分为雪崩、风吹雪(风雪流)和牧区雪灾。
其中,雪崩是雪山地区易发的灾害,风吹雪则会阻断公路交通的正常通行。牧区雪灾是由于积雪过厚,维持时间长,掩埋牧草,使牲畜无法正常采食,导致牧区大量畜牧掉膘和死亡的自然灾害。它是中国发生频繁、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类雪灾。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特别是有着广阔天然草场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主要牧区,几乎年年都会不同程度的遭受这类灾害。此外,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广大的农村、林区和城镇,也时常遭受短时期降雪的影响,严重的雪灾还会破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造成房子倒损和农作物损毁等损失。
雪灾按其发生的气候规律可分为两类:猝发型和持续型。猝发型雪灾发生在暴风雪天气过程中或以后,在几天内保持较厚的积雪对牲畜构成威胁。持续型雪灾达到危害牲畜的积雪厚度随降雪天气逐渐加厚,密度逐渐增加,稳定积雪时间长。此型可从秋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季。人们通常用草场的积雪深度作为雪灾的首要标志。由于各地草场差异、牧草生长高度不等,因此形成雪灾的积雪深度是不一样的。
我国雪灾有着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发生时期一般是在当年10月到次年的4月。从雪灾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集中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4省区,地域上形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地区、新疆天山以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等3个雪灾多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