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全站官网下载恒温恒湿箱

【智惠农民】水产业效率变革的“双引擎”: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

时间: 2024-03-09 00:48:08 |   作者: 江南体育
【智惠农民】水产业效率变革的“双引擎”: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
【智惠农民】水产业效率变革的“双引擎”: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科学技术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率突破60%,我国已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国、生产国和出口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二。随着时下人们对动物蛋白消费需求的迅速增加,大众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水产业,使水产品成为关系到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食品来源。目前,我国正处于由水产大国向水产强国发展的征程中,水产业进入了一个从“量变”向“质变”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大力推进苗种选育、饲料加工、机械装备、养殖业态、经营管理等环节的科学技术创新,在为国家食物安全提供了保障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产业的振兴发展。

  “发展养殖,种业先行”,种业在水产生物产业链中占有引领性的战略地位。中国水产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次突破都给渔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以种业为带动,我国水产养殖形成了“研究开发一个品种、集成一套技术、发展一个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保种、育种、扩繁、苗种生产等产业化体系。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简称“RAS”)是一种环境友好、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养殖产量高的集约化养殖模式,通过在陆基工厂模拟水域环境的方式,实现高密度、全季节及安全健康养殖的目的。随着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研发,使循环水养殖系统更进一步地减少了养殖用水、固废排放和能源使用,更利于优质鱼类的安全生产。通过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体系的不停地改进革新研发及应用推广,水产业正朝着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鱼菜共生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和传统种植相比,这种模式更贴近自然,过滤效果更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节省。它还消除了很多的日常维护,摒弃了添加的鱼药和化肥农药,使鱼更健康,菜更安全。从而形成了鱼与植物良好的共生关系,达到动态平衡,并大幅度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及生产的全部过程污染物的排放。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慢慢的变多的水产养殖机械装备已开展了研发创新并进行了推广与应用,形成了“机器换人”的新态势,为强化水产养殖机械化体系奠定了根基。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2020年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为32%,距离实现意见中提出的“到2025年,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的发展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在2021年5月7日发布,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机械化分类》(NY/T 1640-2021)中,将渔业机械分成水产养殖机械、捕捞机械化设备及其他渔业机械3个大类,8个小类(不含“其他”),包括了工厂化养殖设备、网箱养殖装置及筏式养殖装置等34个品目(不含“其他”),完善了水产养殖机械的标准化分类,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除上述已分类的水产机械外,在不同养殖方式、生产环节及智能化水平中,亦有多种新兴装备、装置及设施在不停地改进革新和研发中,为实现水产业机械强农、我国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目标及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体系作出突出贡献。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最大的消耗成本,也是劳动量最大的生产环节。传统的投饲方式需要人工根据自己经验粗略地控制投饲量,但这样的形式自动化程度低,劳动量大,无法精准控制投饲量,导致饲料被浪费。与之相应的是,随只能投饲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应用,能轻松实现机械化精准投喂,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投喂效率。

  传统贝类采收主要是依靠人力进行,针对我国滩涂贝类机械化生产需求,大连海洋大学李秀辰教授团队成功研制了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备、自走式滩涂贝类生态采捕装备、滚筛式滩涂贝类清洗分级装备等贝类增养殖全程机械化装备。突破了贝苗精准低胁迫落苗及均匀播苗、滩涂底质振动流化与贝泥高效分离、贝类清洗分级负荷匹配等关键技术。目前机械采收装备设备通过创新研发已广泛推广应用在滩涂贝类养殖的采收环节。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最重要的是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向科技要效益、向机械化要效率,解决“吃饭”问题,水产业的“双强行动”恰逢其时。

  作者:于丽兴博、王海姮(大连海洋大学水产设施养殖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生)

  科学性审核:刘鹰(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侯昊晨(大连海洋大学水产设施养殖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讲师、研究生导师)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