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2
11月14日,半岛“问法热线”聚焦物业纠纷,邀请山东华赛律师事务所的鲁桂霞律师和何芳律师在线接听市民来电,就市民关心的物业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
当天上午9点30分,半岛“问法热线如约响起,市民纷纷找律师咨询近期遇到的物业烦心事。“我们是个新小区,今年第一年供暖,暖气费是物业代收的,前一段时间进行了地暖试压。前几天试供热后,楼下的邻居找我,说是可能地暖漏水了,他们家的天花板上有水痕。我打电话给供热公司,供热公司表示,我们小区供热还没移交,让我找物业问问情况。我找物业后,他们告诉我,虽然供暖费是他们代收的,但要找开发商联系处理。”王女士询问鲁桂霞律师,“这几方推来推去,到底损失该谁来承担?相关维修费用难道是我来出吗?”
“根据您的描述,小区为第一次供暖,没有超过两个采暖季的保修期,通常情况下开发商并没有将小区的供暖移交给供热单位,供热单位只负责送热,因此,开发商应该承担维修义务及相应责任。物业公司只是代收取暖费,您能要求物业公司联系开发商前来处理,做维修并且支付相应损失的费用。”鲁桂霞律师还提醒,“同时还需要排除是您在装修过程中擅自拆改供暖系统导致的损坏,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即使在保修期范围内,产生的维修责任与赔偿相应的责任也应由业主自行承担。”
近年来,电瓶车起火致人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防范火灾,一些居住小区通过安装电瓶车智能阻车器,阻止电瓶车“进楼入户”。吴先生平常骑电瓶车上下班,并习惯搭乘电梯推行电瓶车至家中充电。近期,吴先生所在小区要安装智能阻车器。吴先生认为,如果物业安装上这一设备,影响了其正常推行电瓶车进出家中,给自己造成不便。物业这样做是否侵犯了他的权益,他是不是能够要求物业停止安装这一设备呢?
何芳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于2020年12月28日出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公用客运电梯属于公共使用空间,携带电动自行车进入轿厢本身影响他人安全使用电梯,物业公司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车器是为了消防安全,防止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保障住户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符合相关管理要求。
对此,何芳律师还提醒:“物业采取措施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的同时,应该在小区公共区域安装充电设备,以供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如果小区物业没有上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场所,能要求物业进行新建。”
当天活动结束后,鲁桂霞律师总结接听情况,再次提醒广大业主,当和物业公司出现纠纷,双方各执一词,责任难以分清,赔偿问题无法协商一致时,取证是首先要做的,这样才可以查明事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何芳律师也结合当天打电话咨询的情况和自己日常处理的案件,就当前物业纠纷多发,提出了相关建议。她建议规范物业市场运作机制,提升物业服务单位品质;积极发挥业主委员会的服务到位品质;同时继续强化法治宣传,提升居民和物业的法治意识。